初中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hao333 3312 2023-09-20 00:40:34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能够用图像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尝试在解决问题中应用科研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二,教学中的难点

重点: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难点:探索电流和电压通过导体的关系的过程。

第三,教学过程

旧知识的新引入。

提问:

电压的作用是什么?(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必要条件)

阻力是什么意思?(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电阻)

老师指导:那么流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以及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将探讨《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探究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问一个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和施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和假设:

播放视频:小灯泡分别接一节和两节干电池,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1)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提问:

应采用什么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保持电阻不变)

需要记录哪些实验数据?(流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

小组讨论:电路图怎么设计?如何改变固定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的小组代表反馈了讨论结果。

方案一:定值电阻与电压表并联,再与蓄电池、开关、电流表串联。通过改变干电池的数量或者通过学生电源提供不同的电压来实现。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方案二:定值电阻与电压表并联,再与蓄电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联。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分布,从而改变固定电阻两端的电压。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老师提问:为了更好地验证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我们可以比较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是否固定。此时将导体两端的电压提高整数倍,会使实验数据处理更加方便。

根据以上同学设计的方案,哪个实验方案比较好?(第一种方案,电压不一定是整数倍增加,实验电路元件必须多次拆卸,给实验带来麻烦。第二种方案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移动滑块来改变恒定电阻两端的电压。这种方法只需要连接一次电路,所以第二种方案更好。)

老师在黑板上呈现实验电路图,在多媒体上展示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强调:接通电路时应关闭开关;(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叶片应置于最大电阻。多次实验。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制作U-I图像。

分析与论证:学生分享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对于同一导体,当电阻一定时,是否可以说成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不可以,因为电压变化是因,电流变化是果,即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电流变化是电压变化的结果。)

(四)小结作业

1.小结:总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布置作业: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四、板书设计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网络,于2023-09-20 00:40:34发表
  • 本站不对文章真实性及版权负责:admin,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baike.nuobg.com/post/132900.html
      
上一篇:GOGOGO免费观看日本(GOGOGO免费观看日本共84分钟,男人一直上视频网站)
下一篇:已是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