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师招聘易混淆知识大合集(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

hao333 2542 2023-09-19 21:14:49

贵州教师招聘易混淆知识大合集,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很多同学总能遇到很多不熟悉又熟悉的老朋友,但却经常在题干中错过正确答案,主要是因为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仍然没有区分清楚。

今天老师就帮你详细讲解一下考试中经常考的教育心理学部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帮你克服困难,一路成功。

1.有意义接受学习VS有意义发现学习VS机械发现学习VS机械接受学习。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科学研究

机械接受学习:记录乘法表

机械发现学习:孩子们尝试走迷宫

2.经典条件理论与操作条件理论

(1)不同代表: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由巴甫洛夫提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由斯金纳提出。

(2)研究行为不同: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研究反应行为;操作条件理论研究操作行为。

(3)学习的发生:经典的中性刺激(钟)和无条件刺激(食物)匹配形成条件刺激。操作行为的结果影响未来行为的频率。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共同点:布鲁纳和奥苏贝尔都强调知识学习的结构和学习的主动性。

差异:

(1)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来发现基本原理或规则,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2)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纳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转化。

(3)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先让学生探索,再呈现学科结构和认知体系。奥苏贝尔主张先呈现学科结构,再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是演绎的过程,从一般到特殊;发现学习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

4.认知主义理论VS建构主义理论

(1)知识观:认知主义强调知识对现实世界描述的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

(2)学生观:认知主义把学生看成是信息的主动吸纳者,建构主义则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3)教师观:认知主义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而建构主义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

5.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VS罗杰斯有意义学习

(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

(2)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强调人与知识的关系。

6.正例VS反例VS变式

(1)正例:有本质特征,也有无关特征(燕子、麻雀等)。

(2)反例:少/无本质特征,多为无关特征(蟑螂、蝙蝠等)。

(3)变式:有本质特征,变化无关特征(企鹅、鸵鸟等)。

7.计划策略VS时间管理策略

(1)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进行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确定认知过程和环节、预计认知结果、选择认知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强调的是对学习任务的计划,调动的内部资源。

(2)时间管理策略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侧重于时间的安排,调动的是外部资源。

8.计划策略VS监控策略

(1)计划策略中强调的是在学习之前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计划。如: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2)监控策略强调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了应有的学习效果。如: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贵州教师招聘易混淆知识大合集,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贵州教师招聘易混淆知识大合集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网络,于2023-09-19 21:14:49发表
  • 本站不对文章真实性及版权负责:admin,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baike.nuobg.com/post/132742.html
      
上一篇:心理学易混知识大盘点(心理学易错题)
下一篇:已是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